爱耶稣

某间教会花了一笔钱买了一个尖塔置于教堂建筑的屋顶。许多会友质疑:这算是善用上帝所赐的资源吗?为什么不拿那些钱去帮助穷人呢?牧师解释说,这笔钱是一些会友奉献的,购置尖塔是这些奉献者的意愿。他还引用耶稣的话说:“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。”(约翰福音12章8节)

与爸爸亲近

文涛抓起电锯朝树林走去。就在那时,他听到五岁儿子小康说:“爸爸,等等我!我也要去!”小康抓起玩具电锯、工作手套和耳罩,跟在文涛后面。文涛在安全的地方,为小康摆放几根木头,让他砍着玩。十分钟后,小康累得气喘吁吁。用玩具电锯来锯木头真是一项艰苦的工作!但他很高兴能“帮助”爸爸,而爸爸也很高兴儿子来亲近他。

爱慕真理

杰凯讨厌上学。他不喜欢代数、文法及化学,但他喜欢盖房子。杰凯的父亲会在杰凯放暑假时,带他一起去工作,而他总是乐此不疲。虽然他只有16岁,但却熟悉水泥砖瓦,也知道如何砌墙。学校和建筑工地有何区别?区别在于爱。杰凯不爱上学但热爱建筑,而这份爱激发他学习了许多有关建筑的知识。

悲伤中得安慰

在1920年代,上野秀三郎教授在东京帝国大学任教。每天下午三点,他都会坐火车回家。出站时,他的爱犬八公(Hachiko)总是在那里等他。有一天,上野教授不幸在课堂上因脑溢血猝然离世。当天下午火车到站,八公见不到教授的踪影,徘徊一会儿就回家了。第二天、第三天,以及接下来的十年里,八公每天下午三点都会来火车站等候主人。八公在火车站忠诚地守候了十年,希望能再见到牠的主人。

和平的福音

看到苏珊在社交媒体上的贴文照片,琼安不禁叹了口气。照片中有十个教会的朋友在餐厅里开心聚餐,却没有邀请她,而且这个月已是第二次了。琼安强忍泪水,虽然她不见得跟这群人都相处得很好,但还是会难过。她和这群人去同一间教会,但他们却将她排除在外,怎么不令人难受呢?

容易和艰难

马克是一名年轻有为的牧者。某天早晨,他的儿子欧文与他一起踢球时,突然倒地身亡。马克痛失爱子、悲不自胜,但这样的伤痛使他成为更具有怜悯心怀的牧师。我也和马克一同哀伤,在我看来,他所遭遇的试炼似乎阐述了美国牧师陶恕的见解:“上帝若没有深深地伤害过一个人,可能就很难大大地赐福他。”此言恐怕不假。

客房

我在纽奥良度过的周末丰富多彩,我恰巧碰上了法国区的庆典游行,又参观了国家二战博物馆,还品尝了烤鲜蚝。可是当我在朋友家的客房就寝时,却好想念家中的妻子和孩子们。我珍惜能到其他城市讲道的机会,但最喜欢的地方还是自己的家。

改变性格

在多米尼克·布胡尔斯(Dominique Bouhours)弥留之际,他的家人都聚集在他床边。据说,这位十七世纪法国文法学家在咽下最后一口气时说:“我快要死了,或说我即将死了,这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。”谁会在临终时还关心文法的问题呢?恐怕只有一生钻研语法的人才会如此。

忍耐的功课

美国科罗拉多州有个怪异的运动──用鼻子推花生上山顶。如今鲍勃·塞勒姆(Bob Salem)是这项运动的纪录保持人。他用七天的时间,用鼻子(或说用贴在脸上的一支汤匙)将一粒花生推上了派克峰山顶。为了避开观光客的打扰,他选择在夜间进行。鲍勃是第四个完成这项壮举的人,这表示还有其他三位非常有忍耐力的人也成功了。

不只是家人

卓恩获聘成为一所知名大学的正教授。他哥哥大维虽然替他高兴,但就像许多哥哥那样,还是忍不住取笑弟弟说,小时候他总是能轻易地就把卓恩摔倒在地上。尽管如今卓恩已颇有成就,但在大维眼里,卓恩始终只是他的弟弟。

被接纳

许多人都盼望能被接纳,美国女演员莎莉.菲尔德(Sally Field)也终于感受到了。她在1985年再度赢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,在得奖感言中表示:“我最想得到的是你们的尊重。第一次得奖时,我没有感受到。但这次我感觉到了。我再也无法否认你们喜欢我,现在你们确实喜欢我!”

呼唤天父

在美国总统哈利.杜鲁门宣布二战结束的几分钟后,密苏里州格兰德维尤市一间木板搭建的小房子里,响起了电话铃声。一位92岁的老妇人向客人致歉,去接了电话。她的客人听见她说:“喂,是的,我还好。是啊,我一直在听广播⋯⋯如果可以,现在你能来看我了⋯⋯再见!”过后老妇人告诉客人说:“我儿子哈利打电话来,他很棒⋯⋯我知道他会打电话来。他总是在事情结束后,打电话给我。”